治疗方法:
全身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,并嘱勿用力擤鼻及保持外耳道洁畅。
同时采用EBH-IV型耳鼻喉综合治疗仪,微波频率2450Hz,波长12.2 cm,将耳用探头(耳辐射器)轻探入患耳外耳道,选择输出功率20~25 W,自体感觉有舒适的温热感最佳,每次20分钟,每日1次。
鼓膜高约9 mm,宽约8 mm,厚约0.1 mm,由三层组成,外层为厚层鳞状上皮,与外耳道皮肤相延续,中层为纤维组织,内层为黏膜层,系扁平上皮,与鼓膜黏膜相延续。
外伤性鼓膜穿孔后,仅外层(复层鳞状上皮)和内层(黏膜层)能够再生,中层(纤维层)没有再生能力。其中鼓膜外层的复层鳞状上皮具有移行能力,鼓膜上皮细胞每日自鼓膜脐离心移行约0.05 mm,这种移行现象属于鼓膜的自洁功能,也是鼓膜穿孔可以自行愈合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。
根据其移行速度,计算直径1.5~3.0 mm鼓膜穿孔的愈合时间约是30~60天,与临床耳科学所述伤后4~10周的自行愈合时间相吻合。也就是在这4~10周自行愈合的较长时间内,因上感,用力擤鼻,污染物入耳及其他不确定因素,可致患耳感染,而引起穿孔不愈合;
或因上皮移行速度较慢,导致穿孔部位上皮层与黏膜层对合愈合,穿孔部位静止,穿孔不愈合等情况发生。因此,加速上皮移行速度,增强再生能力,缩短穿孔愈合时间成为临床医生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。
采用的微波理疗辅助治疗措施,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。
(1)微波的消炎作用机制:急性炎症阶段,炎症病灶致炎介质量增加,微血管功能紊乱,管壁通透性升高。在低功率微波辐射作用下,炎症病灶致炎介质含量降低,微血管通透性降低,从而控制炎症发展。
(2)微波的热效应:在亚急性、慢性炎症阶段,微波辐射作用后,组织温度升高,血管扩张,血流加快,血管及组织细胞膜通透性升高,组织营养代谢增强,从而促进炎症渗出的吸收,促进组织再生。
将微波治疗技术应用于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治疗,使鼓膜穿孔的愈合时间从4~10周缩短到1~4周,大大缩短了鼓膜穿孔的愈合时间,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外伤性鼓膜穿孔的自愈率。